五一黃金周,我去了沒有人的鬼怒川廢墟
其實鬼怒川上仍有頗受遊客歡迎的溫泉小鎮,黃金周也很旺場,不過那不是我的重點。沿河有大量因經濟爆破而死亡的溫泉旅館,光是坐在電車上往外看這些廢墟群已很「壯觀」。
「鬼怒川」,一聽就知道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。今年五一黃金周,我做了件傻事,就是跟日本人、外國人一起出門去迫。黃金周無論在香港和日本也很恐怖,而我很怕人。但今年因為一些原因,我必須要黃金周去關東北部的內陸縣,於是順便選了一個我心心念念的廢墟去探,就是鬼怒川的廢墟群,這樣子就可以完全避開人群了。
其實鬼怒川並不「廢」,有一個火車站叫「鬼怒川溫泉駅」,仍是日本人的溫泉勝地,仍是黃金周爆滿的旅客觀光點。不過其實沿河亦有不少已「滅亡」的溫泉小鎮,對熱愛探廢的人來說用「壯觀」二字來形容絕不過份。於是,我就直接跳過去日歸溫泉的人群,來到荒涼的廢棄小鎮。
我的日本探廢體驗是,日本人真的很離譜,連廢墟都幾乎可以一塵不染,藤蔓甚至有修剪過的痕跡(主要是已蔓延到比鄰仍有人住的民宅,鄰居不得不動手修剪,但也剪得很有美感)。今次去鬼怒川,光是坐在電車上看到沿河的廢墟群,已不禁「嘩」了一聲出來。在某個站下車後,我走進一所推測是2000年代初才廢掉、八、九十年代主力做旅行團或公司團體旅行生意的大型旅館,仍有大量殘留的古董家俱,可想而知昭和末年、平成初年真的是日本的黃金時代。宴會場大得很誇張,雖現已有損毀但仍不掩昔日的氣派;客房甚至只要稍為打掃一下仍可入住,而且景色相當不錯。
有趣的是,員工休息室的牆上,貼上了一些似曾相識的海報,這些白人美女畫,在香港一些廢墟中也常看到,如廢棄保安室或板間房,大概是當年無論日本還是香港,某個年齡層甚至是某個性別都對金髮美女有一定的幻想。
旅館大堂當年真的很堂皇,光看這些燈飾,一秒回到浮華的九十年代,而且至今仍保存完整。要是在香港,一早已被破壞了。日本的廢墟當然也有人為破壞的情況,但不算很嚴重,至少我去過的都沒見過有人當BB彈射擊練習場,連煙頭垃圾也很少,頂多只有一些塗鴉(如果要數塗鴉我倒覺得香港的較壯觀),爛掉的地方通常都是因為日久凋零的「自然現象」。日本人連廢墟的愛護程度,也確是令人驚嘆。當然,日本比較乾燥,要腐爛的話也沒香港快,這也是事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