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餅時間,幾忙都看了幾部大長篇動漫
最近我煲了兩齣三十年仍未結局的大長篇《名偵探柯南》和《One Piece》,以及重新推出的《浪客劍心》,重拾一顆「少年魂」(可惜個「少女心」唔知去咗邊)。這篇只是有感而發,沒有深度分析,網絡上這幾十年來已有很多精彩分析供大家搜尋。
這半年工作有點吃不消,需定時看少年動漫為自己打氣,結果煲了兩齣三十年仍未結局的大長篇《名偵探柯南》和《One Piece》,以及最近文藝復興潮重新推出的《浪客劍心》。
《名偵探柯南》雖是推理劇,但我幾乎都不帶腦袋去看(但也很佩服製作委員會三十年來仍有新的推理橋段,這確實不簡單)。我最喜歡看劇場版,幾乎每齣最後都會毀掉一個日本或海外的地標,例如毀掉新加坡的Marina Bay就超壯觀!光是當動作片看就很過癮。非常期待去看在長野縣天文台取景的《獨眼的殘像》,因為柯南這個快要執笠的天文台起死回生!很後悔為何五一黃金周時我路過東京也沒去看,香港要等到7月才上映。
《One Piece》主要是看出場甚少但對整個作品很有影響力的人物紅髮傑克,還有看路飛的童年,超可愛,尤其是哭到撕心裂肺時的小路飛(勁愛田中真弓!),再比照他日後的成長,真的很感動。實在沒辦法,這兩部作品都有過千集,唯有選自己喜愛的人物或劇情來看,「頂上戰爭」的紅髮傑克台詞我幾乎識背了,太有意思。不過路飛要是在現實中,都已經四張,演了三十年,當初幾熱血現在都變成例行公事地熱血。
最後講講劍心。我很少提及我是《浪客劍心》的粉絲,未至於死忠,不過漫畫和不同的動畫版本也看過幾十次。其中主要原因是學日文,既然要學就選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來看吧,但結果當然是很多對白現代日語對話根本不會使用。不過不要緊,反正學到看劇集也聽得懂也是好事。這部作品對我和許多老粉來說是幕末和明治維新的啟蒙,儘管故事內容有很多與史實未必相符,但它確是開始了好多海外粉絲對這段歷史興趣的大門。最近全新製作的劍心動畫第二季已結束幾個月,但京都篇仍未完結,連志志雄都未打,第三季應該仍有排等。
新舊版本我也喜愛,舊版的分鏡做到神級,新版則大大加重很多配角的戲份,甚至連茄呢啡也有對白而且出現不只一集,減少了英雄主義,強調了即使是小角色也有作用,不論正反方。
我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劍心,而是他的師傅比古清十郎,出場集數甚少,但十分壓場,而且演出他的聲優和演員,剛好是我最愛的池田秀一和福山雅治。舊版動畫由池田秀一配音,令角色很有份量。池田最神的是他並不是在配音,他是把角色的信念透過自己的聲音演了出來。電影版湊巧也是我超鍾意的福山雅治演這個角色,雖然我覺得他並沒有演活比古清十郎,但因為他是福山,所以我不會投訴(這個角色真的應該由阿部寬演,完全是度身訂造)。新版動畫由中村悠一演比古,最初自然有和神檯上的池田大叔比較,但後來我又覺得中村演得非常有感情,有師父的威嚴又不失幽默感,與劍心的互動也較多,跟經典致敬之餘亦演出自己的風格。
第二個我喜歡的角色是史實人物齋藤一。動漫中的齋藤一有城府有計謀而且幾陰險,但不卑鄙,還有幾分臭串的幽默感。新版本中他在煉獄號上兩度等待時機伏擊志志雄,就算不成功也型到爆炸。
新版本讓人更加感受到士族崩潰後原有的武士階層的精神狀態,大部份也非常糟糕。的確,當整個社會也不再承認一個身份或一個職業,令一群男人集體出現精神健康問題,會引起多大的社會動盪?還有大家拼命要守護的「新時代」,真的是理想的時代嗎?就算不理想為何仍要去守著這樣的時代?很多人覺得新作不如舊作,但我倒覺得在某方面新作所刻劃的明治時代更叫人反思。
好喇我認喇,心水清的朋友應該看得穿,我喜歡這三齣作品都是因為有池田秀一當聲優,都是演一些不常出場但極具份量的角色。我最近重看他廿年前的自傳,講他和Gundam的馬沙一心同體,還有他作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,距離戰爭那麼近,又經歷過戰後重建歲月的一代 ,如何在Gundam這場UC戰爭中投射對理想的激情和失落,以及各種愛恨情仇,由他那代人來演繹,確是很有說服力。
其實我還重看了今年也是三十周年的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,而且看了所有版本,但這個暫時不寫了,要整理的思緒太多,暫時時間有限,要繼續幹活。逃げちゃだめだ。
騙人。看了這種量級的動畫怎可能還有時間忙著工作呢?不算忠粉怎可能會翻看幾十次呢??